在南沙縱橫交錯的公交網絡里,有這樣幾對特殊的“父子兵”。它們雖無血緣之親,卻默契十足,傳承著如父如子的深情厚誼。主干線如父親般沉穩可靠,支撐起城市脈絡;支線如兒子般靈活貼心,深入街巷解決“最后一公里”。這個父親節,讓我們一同走進廣州巴士集團番南片區公交線路的溫情故事。
“父親”:南沙31路
南沙31路是服務南沙區南沙街道的一條環線,按照線路的順、逆時針方向分為A線和B線,單程約18公里,途經22個站點。南沙31路,宛如南沙區中心的“穩重父親”,數年來默默守護著蕉門、金州片區的萬千燈火,成為周邊市民和學生接駁地鐵四號線的堅實橋梁。與此同時,其線路途經金沙學校、金隆小學(三個校區)、金洲小學、南沙一中、廣外附小、灣區實驗幼兒園、廣州外國語學校、濱海實驗學校,是南沙名符其實的書香專線。
“兒子”:南沙31路支線
傳承“書香”父親的助學基因,南沙31路支線,這位父親的“先鋒派兒子”則體現出“服務童真”的特點,自蕉門公交總站啟程,一路歡歌笑語,直達南沙兒童公園,單程約9公里。
南沙31路支線串聯起蕉門地鐵站、東悅灣小區、陽光城小區、南沙兒童公園等多個樓盤和商圈。今年4月,5輛自動駕駛小巴正式投入該線路運營,成為全國首條取得自動駕駛示范應用資質的常規公交線路。作為《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重點支持的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項目,依托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技術優勢,南沙自動駕駛巴士深度融合5G、激光雷達、高精度定位等前沿科技,給市民乘客帶來了更加便捷、高效且更富有科技感的出行方式,極大地提升了城市日常通勤和出行的體驗感。雖然線路開通的時間不長,但它卻是南沙公交智能化發展的“開路先鋒”,是父親最驕傲的創新力量。
“父親”:南沙2路
南沙2路是由南沙最初僅有的幾條編碼公交線362路逐漸演變而來,由蕉門公交總站開往新墾,單程約30公里,途經28個站點,是南沙區縱貫南北的傳統骨干公交線路。作為南沙的“老父親”,南沙2路自2005年起便見證著南沙由灘涂蛻變為繁華的濱海新城。這條線路貫穿南沙中心城區,連接南沙主城區、珠江街、萬頃沙地鐵站、十四涌水產市場、萬頃沙鎮水網鄉村,是典型的城鄉橋梁線路。
“兒子”:南沙2路支線
南沙2路支線,連接萬頃沙鎮沙尾一村繁華路段、學校、主干道和南沙半導體、芯片產業集聚產業園區和出口加工區,線路里程約13公里,站點數僅有8個。
南沙2路支線猶如父親的得力助手,不僅填補了南沙2路調整后的服務空白,更為集成電路產業園和出口加工區的產業精英以及沙尾一村的村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出行助力,既服務了農村人口,也服務了新興產業工人,向新廣路主干公交線路喂給客流,猶如父子接力,連通了服務區域發展的“最后一公里”。
“父親”:南沙10路
由地鐵萬頃沙站開往新興村委,單程約26公里,途經21個站點。南沙10路多年來默默服務著萬頃沙鎮、珠江街道、橫瀝鎮等地的居民。線路沿途新興村、馮馬一村、東方紅村、太陽升村、群結村、新村等多個村莊,是南沙中南部各村的紐帶,是村民到橫瀝鎮、萬頃沙鎮的必選公交工具,成為該區域的交通紐帶。
“兒子”:南沙10路支線
南沙10路支線,由新興村衛生站開往馮馬一村總站,單程約14公里,僅有11個站點。
南沙10路支線宛如父親派生出的護學專員,線路雖短,班次不多,卻有效化解橫瀝至馮馬一村輪渡取消后的學生出行難題,堪稱南沙公交“護學助學”服務的楷模。
“父親”:南沙35路
南沙35路是服務東涌鎮的一條環線,單程約19公里,途經32余個站點,串聯起東涌地鐵站、東涌醫院、東涌中學、商業街等重點區域,是服務東涌鎮居民的“鎮巴”。
“兒子”:南沙35路支線
作為“父親”南沙35路取直截短調整后的補充,南沙35路支線,由東涌湖公交總站開往大穩村水上綠道,單程約13公里,站點較少,但更靈活。
南沙35路支線途經井井有條的村居、生機勃勃的農作物種植區,通達大穩村綠道核心觀景區域,沿途滿眼綠色生機,是參觀體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的絕好觀光巴士線路。
“父親”:南沙K1路
由蕉門公交總站開往天河公交場,單程56.5公里,是南沙首條連接市區正規編碼的直達快線公交。南沙K1路是南沙市民心目中的品牌線路,也是南沙區政府歷來打造的骨干公交快線,以高效、快捷著稱,是連接南沙與廣州市區的重要線路,肩負著互聯互通的時代使命,被譽為“南沙速度”的象征。
“兒子”:南沙K1路支線
南沙K1路支線,由蕉門公交總站開往珠江帝景苑總站,單程約50公里。該線路串聯廣州塔、琶洲商務區等核心地標,并與廣州地鐵APM線無縫銜接,進一步強化了南沙與珠江新城CBD的交通聯系。作為K1路的延伸支線,其精準覆蓋客流密集區域,優化了沿線市民的出行體驗。
南沙K1路支線猶如“父親”的錦上添花,線路的開通不僅縮短了南沙至廣州中心城區的通勤時間,還有效滿足了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成為南沙融入廣州城市發展的重要交通紐帶,進一步提升了區域互聯互通水平。
父愛如山,公交如線
南沙的“父子線”
承載著城鄉變遷的記憶
也見證著南沙的成長
這個父親節
不妨和父親一起
坐一趟公交
聊聊過去的故事
看看未來的風景
(文/陳嘉怡)
相關鏈接